Japan Insider 探險「日本裡面」的新創生態圈,走訪最前端的日本企業、新創,分享日本商業資訊,協助團隊、企業更了解「日本裡面」的商業環境。

Japan Insider的訪談系列,針對已經進入日本市場的團隊、企業進行訪問,藉由他們的經驗分享跟洞見分析,讓計劃進入日本市場的團隊可以借鏡參考。

這次我們訪談的是「打造無國界的驚喜送禮體驗」的新創團隊 – Giftpack。

Giftpack提供跨國界的客製化送禮服務。有別於一般的國際物流公司單純的配送,Giftpack 利用現在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趨勢,由在世界各地的零工來幫助送禮者,打造出具有特別互動、能夠記錄收禮者反應等的客製化送禮服務。

Giftpack是由在矽谷的台灣團隊所創立,目前的營運涵蓋了美國、台灣、澳洲,而在2018年7月也進入了日本市場。這次的受訪者是Giftpack在日本團隊的三位成員,來與我們聊Giftpack在日本市場的營運發展。

當初為何選擇進入日本市場?

Ming Yen: Giftpack 所提供的服務本質上就在解決跨國界的問題,所以在早期就必須要往海外擴張據點,才能讓Giftpack的服務規模化、並突顯出Giftpack服務的特點。

目前Giftpack的服務在涵蓋美國的舊金山、台灣(抱括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澳洲的雪梨以及日本。接下來也計劃在紐約跟洛杉磯推出服務。

當初進日本市場的原因在Giftpack的成立最初期做了一個市場測試,制作問卷問了將近7萬多位的消費者,尋問他們覺得最有潛力的禮物市場是哪個國家。結果出來,有將近9成的回答是日本,所以當時選擇日本市場為我們的重點發展市場之一。

日本的進入策略與目前的營運重點為何?

Ming Yen: 在最開始,我們參加了日本當地的新創加速器Open Network Lab,三個月的加速器計劃,讓我們連結了很多在日本的人脈跟資源。在加速器計劃結束之後,我們的重心放在衝高在日本市場的使用數,透過這些使用數讓我們學習日本市場,進一步地修改我們的服務。

但目前來說我們的營運重點放在B端的事業開發上面。

雖然 Giftpack 是ToC (對消費者) 的服務,但是以我們目前在日本的資源,很難跟上在C端行銷管道的變化(例如Twitter、Instagram 這些社群平台),針對ToB的事業開發,會比較適合我們目前日本的營運。

Josephine: 舉例來說,與其說在日本Twitter上去做很多的曝光、接觸消費者,我們目前把多一點的資源放到尋找可以合作的品牌 (例如花店),透過這些B端的企業來協助我們接觸到更多日本當地的消費者。

在日本的團隊組成是如何決定? 如果決定投在日本的資源?

Ming Yen: 目前在日本總共有三位成員,一位主要負責整理營運協調業務跟兩位負責事業開發。

最原本計劃找三位正職的團隊成員,各自負責營運 (Operation), 行銷 (Marketing) 跟事業開發 (Business Development),才能夠完整地經營 GIftpack 的服務。但是在找人上的困難,以及上述提到經營重點的轉變,還有在這期間有幸找到現在的成員對我們在做的事情有興趣,所以形成了現在的團隊。

關於決定投入日本資源的方式,Giftpack 在日本市場的發展相對自由,多是由這邊的成員決定後再跟總部要資源。

團隊裡有兩位事業開發經理的考量為何?

Josephine: 我們會有兩位事業開發人員的原因,其中一個是因為我們都不是全職 (full-time)的成員,所以時間沒那麼多,大多是利用下班或週末的時間來做事業開發的工作。

我本身的事業開發主要分兩大塊,一塊是找品牌(像是禮物或是花店的品牌)。把她們的商品放在Giftpack平台上販賣,提供她們多一個販賣的管道; 或者是Giftpack的物流服務放在品牌的網站上,除了一般物流的配送之外,也消費者也可以選擇Giftpack的客製做送禮服務。

另外一塊是把Giftpack當成是一個服務賣給企業,是屬於更宏觀、大型的事業開發合作。例如洽談跟網紅/主播主平台的合作,網紅可能會有需要跟粉絲做互動,我們可以把Giftpack當成是個服務賣給他們,連結他們的系統、協助他們跟粉絲有更多的互動。

Alyson: 或者是跟交友平台談合作,看能不能把Giftpack服務放到交友平台,讓交友平台上的使用者可以有互相送禮的功能。

在日本做事業開發有何訣竅嗎?

Alyson: 事業開發很重要的是要有「想像力」。尤其是新創,在做事業開發時,很多東西是還沒有被做過的。像是剛剛提到的交友平台的合作,做事業開發時就必須要去說服交友平台,其實在交友平台上送禮是個可行的服務,讓她們可以去想像這個畫面。利用你現有的資源以及觀察到的市場趨勢和團隊的經驗,去「想像」出一個新的服務、合作。

Josephine: 做為一個新創的事業開發,最後的目的會是教育市場有一個新型態的服務。但在一開始,因為概念比較新、或者是團隊的知名度不夠,所以切入的方式最一開始會是以「解決問題」的角度來去做事業開發。

例如,我有個朋友是偶像經紀人,我們發現他的問題是煩惱自己合作的偶像知名度不夠,也不知道該怎麼和粉絲互動。這是Giftpack可以切入的地方。例如透過讓粉絲可以利用Giftpack的服務送禮給偶像,來提供與粉絲間的互動。事業開發做的事就是去想出這樣的提案;等累積一定實績後,再去告訴市場已經有了這個新型態的服務。

「複業團隊」模式的優缺點

Ming Yen: 目前Giftpack主要的全職成員在美國、台灣,除此之外,在其他地區像是雪梨跟日本都是用「複業團隊」來做市場的發展。

Giftpack還是希望在每個市場有正職(full-time)的成員,可以更專注地來做營運。但因為資源等的考量,所以目前日本是以「複業團隊」的成員來管理整體的營運。但不管是用正職成員或複業成員,重點是用什麼樣的團隊可以讓Giftpack快速地去營運、學習、修正服務與產品。

「複業」成員跟一般正職員工比較,還是有它的優點與缺點。

缺點可能相對明顯。以複業的形式來說,員工平常早上都要上班,大部分是利用下班時間來做營運,但大家下班的時間其實也都是一樣,過於重疊,所以比較難去對應平日發生的問題。

Alyson: 好處是,比起找一個正職成員,找三個複業成員更可以有多樣性。每個複業成員除了Giftpack外都還有自己的工作,來自於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經驗、不同的產業,可以用自己正職的專業提供團隊在執行、營運上發展更多的可能性。像我們目前的日本團隊來自IT產業、廣告業跟化粧品業,讓我們在做日本事業開發時,有更多在日本當地的資源跟對日本市場不同面向的想 法。

進入日本一年,做的好的事跟做不好的事?

Ming Yen: 做的好的事是我們找到了加速器這個「鑰匙」,讓我們連結到許多的人脈、資源;但是做不好的事是我們還沒有能夠好好地利用這個「鑰匙」,因為我們還沒有做到足夠的數量,來讓我們學習我們做對了哪些事情、或做錯了哪些事情。

給要來日本市場的團隊的一句話

Ming Yen「要在日本找到個可以幫助你的公司」(因為日本很吃人脈)
Josephine「新創的生態瞬息萬變,但它是一場馬拉松」(要摒持創業的初衷跟熱情)

Alyson 「要想好在日本的定位跟路線」(很多團隊想要把在別的國家的成功模式搬到日本來,但如果行不同時,必須要適時地調整在日本的策略)

接下來Japan Insider的訪談系列,也會訪問更多來來日本的台灣、海外團隊的經驗分享,我們關注硬體新創 、時尚電商、HRTech、開放式合作發展、地方創生、外國創業家社群、複業趨勢等,如果有推薦/希望採訪的團隊,也可以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