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整理過日本的電商市場規模是台灣的7倍,電商平台樂天的GMV是Momo的21倍,群眾募資平台Makuake的募資金額是嘖嘖的2倍。這篇文章從另一個總體經濟的角度,整理台灣進入日本市場的經濟規模與現況。
與過去合作的團隊討論,所有的團隊都要顧及台灣國內及海外市場。國內市場與海外市場是什麼樣的佔比? 海外市場還有中國、歐美、日本,現在還有政府推廣的南向18國的市場,這麼多的選擇裡,日本市場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目前台灣企業出口到日本的規模有多大? 出口到日本市場的是哪些企業? 出口到日本的產品又是以什麼為大宗?
這邊整理了經濟部國貿局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資料與大家分享,之後也會定期更新,讓大家了解目前進入日本市場的總體趨勢。
出口日本金額232億美金(2019年),佔總出口額的7%
以國家來看的話,台灣企業的出口市場,以中國為最大出口國,佔27%,如果也把香港的12%加進來,佔了將近4成。第二的話是美國,佔14%,第三是日本,佔7%。另外,目前政府推的新南向18國加起來的出口額佔整體出口額的19%。
若是以B2C消費市場來看,大部分團隊以美國為第一考量,第二的話常常是日本。從市場大小來看的話也是蠻合理的。中國的話,因為市場競爭,常常不是團隊的第一考量,但是仍是最大的出口國,推測大部分是以B2B為主。另外,新南向18國佔了19%,市場大小的確是蠻有潛力。但18國裡的每個市場特性不同,是挑戰的地方。
外銷佔中小企業的營業額的11.5%,中小企業佔出口日本金額的14.7%
台灣總共有150萬家企業,裡面146萬家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定義=資本額低於1億日幣或員工人數小於200人)。
以出口額/銷售額的比例來看,中小企業的出口佔比是11.5%,平均來說中小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主;大企業的出口佔比是30.5%,大企業似乎比較有資源推廣海外市場,或者產品在海外市場有競爭力。
以出口日本金額來看,中小企業的總和1,101億台幣,佔了整體的14.7%;大企業的總和是6,380億台幣,佔整體的85.3%。簡單一點說,大企業佔出口日本金額的8.5成,中小企業佔1.5成。
出口日本產品機械/電機設備佔57%
最後台灣企業出口到日本的是哪些產品? 如果看最大項的21分類,以「機器及機械用具;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的57.18%跟「卑金屬及卑金屬製品」的9.51%為最多,兩個加起來佔了67%。
根據過去合作過的團隊,看比較偏B2C產品的出口日本金額如下(2碼別):
第94章 家具;寢具、褥、褥支持物、軟墊及類似充填家具;未列名之燈具及照明配件;照明標誌,照明名牌及類似品;組合式建築物
3.01 億美金 成長率 1.38%
第95章 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及其零件與附件
2.09 億美金 成長率 14.28%
第42章 皮革製品;鞍具及輓具;旅行用物品、手提袋及類似容器;動物腸線(蠶腸線除外)製品
2500萬美金 成長率-3.09%
第91章 鐘、錶及其零件
1300萬美金 成長率60.41%
更多的日本市場文章,可以看這邊: https://www.japaninsider.co/post/post-list。
也歡迎追蹤Japan Insider 的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