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群眾募資平台Makuake在10月底公佈上市後第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報。這篇文章挑選裡面的重點跟大家分享。
Makuake在2019年底上市。產業裡有上市的企業,對了解這個產業是蠻有幫助的。從年度的財報跟說明資料,可以看出目前的成長動能、未來發展的方向。
對我們來說,這些資訊一方面讓台灣作為參考 (雖然整體環境差異大,操作模式不一定適用),另一方面也讓想進日本市場的團隊可以定期了解日本的狀況。
開始之前,為了避免大家覺得我們偏袒Makuake,先說明,日本也有其他群眾募資平台,包括GreenFunding、Kibidango、Campfire、MotionGallery等,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裡; 另外,下面整理的資料,全部都可以在Makuake的公開年度說明資料裡找到,想了解細節的可以直接參考網站。
2020年募資金額=146億日幣 (約40億台幣),2019年的2.67倍
首先,2020年在Makuake上的募資總金額是146億日幣 (約40億台幣) ,是2019年的2.67倍。簡單說,2020年的成長整個爆炸,雖然過去Makuake每天也幾乎是翻倍的成長,但2020年因為COVID-19的關係,讓成長更加速。

其他方面的數據也都有大幅的成長,包括上架的案件數 (2020年第4季單季的數字)是1,559件,是去年同期的2倍。(2020年整年度的案件數是4,631件) ; 不重複瀏覽人次10.5百萬人,是去年同期的2.3倍; 會員人數1.26百萬人,成長89%; 購入次數是49.9萬件,是去年同期的3倍。在此同時,使用者的重複購買率 (購買後1年之內再購買的使用者比例) 仍然維持在71.4%的高水準

2021年募資金額預估=246億日幣 (約69億台幣), 2020年的1.7倍
對於2021年,Makuake預估募資金額會是249億日幣 (約69億台幣),2020年的1.7倍(成長70%)。

除了持續進行品牌行銷、擴大Makuake的認知度外,資料裡面也說明了Makuake中長期成長的策略、強化群募生態圈的計劃。
具體來說,Makuake目前提供的服務包含「群眾募資平台」、「群眾募資廣告業務」、「群眾募資後電商販售」、「Makuake Shop (實體店面)」、「MIS (企業諮詢服務)」,未來計劃提供「消費者數據分析服務」、「Makuake產品展示會」、「針對通路採購企業的服務」、「電商銷售支援服務」等領域。

Makuake 定位「0次流通」
最後,其實整個年度說明資料裡,最開始是說明公司簡介與公司所在的整體環境,Makuake花了好幾張頁面說明「0次流通」的概念,與Makuake計劃打造的生態圈。

「1次流通」是目前整體的零售市場,「2次流通」是二手用品市場,而Makuake所創造的是新商品在進入零售市場前的「0次流通」市場。在「0次流通」市場裡,企業(或個人) 可以透過Makuake做市場測試、進行初期行銷、創造銷售實績、減輕庫存壓力、以及在初期獲得資金。

(個人認為) 這樣的定位是好的,一個原因是比較貼近真實的情境。
在日本,群眾募資如果沒有樣品、需要認證的產品沒有獲得認證,很難通過評台的審核,跟「群眾募資」最剛開始的概念有點偏離、 「募資」已經不是上架企業最主要的目的,日本消費者也會覺得有違和感。這樣的定位對於「消費者」、「上架企業(或個人)」以及公司的發展策略都可以有更明確的說明。
同時,這樣的定位也可以和其他比較偏向於社會支援或產業支援的平台有區隔,像是ReadyFor或是Campfire。
所以,同樣是期待Makuake新年度的發展。之後也會透過Makuake的說明資料,更新日本群眾募眾的發展狀況。更多的日本市場文章,可以看這邊: https://www.japaninsider.co/post/post-list。
也歡迎追蹤Japan Insider 的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