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lan deng on Unsplash

如果是一個服飾品牌要怎麼進日本市場? 整體來說,可以分成線上跟線下。線上的話,可以分成透過商城或者是自己架品牌網站;線下的話,可以分成自己接洽通路或者是通過代理商。

上次的文章講了透過線上管道進入日本市場,這次講線下。日本市場電商的浸透率(占一般零售的比例)只有5.8%,單以服飾來說的話是13% (疫情之後應該有再變更高),但也還有8成以上的販售是在線下通路,所以想要進入線下通路也是合情合理。

那一開始可以從哪裡著手? 下面整理一些可能的管道,供大家參考。

從線下切入日本市場

直接與通路聯繫

通路的部分,我們之前有介紹過日本主要的五家「大手」的百貨。

– 三越伊勢丹
– 高島屋
– 大丸松坂屋
– 西武百貨
– 阪急阪神百貨

直接在網頁上直接問是一種方式。但獲得回覆的機率幾近於零 (如果有團隊過去有過經驗,也願意分享的話,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日本還是習慣於透過代理商,百貨通路藉此可以省去許多在面對新合作企業的麻煩;所以線下來說 (除非有關係、有人介紹),不然尋找代理商會是大部分團隊的選擇。

透過代理商

可以大量接觸代理商的方式,無非是參展。過去我們也整理過了日本的各種展示會。

以服飾品牌來說,日本有Fashion World Tokyo,一年有兩次的展期。參加一次的費用大概要花30-40萬台幣 (攤位、裝潢、人員)。(可以申請一些公會的參展補助,或者是跟著外貿協會等機構的聯合參展減低費用) 一次3天的展期,相信要拿超過300張名片不是難事。比較難的是,後續的交涉、一直到找到合適的代理商、簽定合約,過程比較漫長,要有談1年以上的準備。

綜合上一篇「線上切入日本市場」,整體來說不論是線上或是線下,每一種方式都有它的難處,到底該用什麼方式進來呢?

上一篇最開頭時有「怎樣算進入日本市場?」的討論,如果把時間拉長,把進入日本市場看是一個過程的話,那這幾個選項是可以混合使用。

這邊的看法是:

①「建立平台」是團隊最能掌控的方式,甚至能從台灣遠端操作日本市場,長期來說也是最可以累積品牌資產的方式 (相對於電子商城或是通過代理商或線下通路)。

② 但是初期來說,進入電子商城 (即使不是團隊的長期目標)可以是個開始,透過商城的流量、獲得早期消費者,在這段期間自然要思考,該如何把購買者導到自己的網站,之後可以倚靠商城也可以獨立銷售。

③ 同時,參展開拓線下通路或者尋找合適的代理商還是可以作的,甚至是一開始找的到代理商的話,不僅是線下、線上都可以一起給代理商操作,在這段期間可以從中學習代理商在日本操作的模式,後續也可以考慮自己接管。

大家覺得如何? 如果有已經進了日本市場的服飾品牌,歡迎留言分享團隊進日本市場的經驗。或者如果對上面的方式覺得有意見的,也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的日本市場文章,請訂閱Japan Insider電子報。也歡迎追蹤Japan Insider 的FB,或是在下面留言與我們討論!